俄罗斯的碳中和不走寻常路
作者:碳博会 来源:腾讯网 访问:1366 时间:2021-11-12

当欧洲为环境议程制定完全放弃碳的计划时,俄罗斯打算以其它方式拯救地球:俄罗斯方面认为西方的绿色战略是错误的。

西方国家,特别是欧盟和美国,正在制定雄心勃勃的计划,以期到2050-2060年摆脱碳能源依赖。即使是今年在天然气短缺背景下在欧盟爆发的能源危机,也没有影响欧洲官方的论调。在公开场合人们仍在呼吁更快地减碳,直至将碳份额减少到零。

煤炭作为最脏燃料的象征是第一个被打击对象。在英国,有人制作了实录节目,在YouTube上发布了一段关于燃煤和关闭燃煤电厂的视频。毕竟,这个岛国在风电领域领先全球,已建成投用了大量风力发电厂。这种吹来的"清洁"可再生能源,对英国的减碳计划似乎是一个金制的保证。然而,今年9月,北海却意外地平静了整整两周,这引发了英国最紧张的能源危机。风能和太阳能表面上是好的,但它们缺乏稳定性。它们需要持续稳定的备用发电能力,这是天然气和燃煤发电厂可以提供的。英国一夜之间失去了风,天然气供不应求(液化天然气进入亚洲),燃煤电站早已关闭"。放弃燃煤发电使欧洲能源供给处于非常脆弱的境地。随着欧洲对天然气的强劲需求,煤炭总是被忽视。但并不是每个欧洲人都同意完全放弃燃煤发电,因为这将导致经济灾难。在东欧,特别是波兰和捷克共和国,在这方面谈论得最为严重。

欧盟国家也是同样的计划。它们通过增加碳排放成本,迫使各国减少煤炭的使用。在2020年,当经济活动因大流行而缩减时,这种方式还可以勉强应付,但当2021年因全球经济活动复苏,能源需求大幅增加时,减碳计划就无从实施了。今年煤炭行业强势复苏,在天然气短缺且价格高企的背景下,欧洲人开始积极转向更便宜的煤炭。

俄罗斯能源部部长舒尔吉诺夫10月中旬表示,与去年同期相比,俄罗斯对欧洲和亚洲的煤炭出口增长了12%。特别是对德国、中国、印度以及日本的煤炭出口量明显增加。

签署《巴黎气候协定》后,俄罗斯不太可能忽视世界环境议程,它也承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。另一方面,复制欧洲方法本质上不适合俄罗斯。毕竟,欧盟地区能源短缺,而俄罗斯拥有丰富的碳氢化合物资源,以人为的方式将它们在能源组合中所占的份额减少到零,这很不现实。

俄罗斯政府批准了到2050年低碳排放经济发展战略,最迟在2060年之前实现人为碳排放和吸收之间的平衡,通过森林、购买碳排放份额以及采用新技术来抵消燃煤发电的排放。

俄罗斯的立场是,不仅要正确考虑温室气体排放,还要正确考虑俄罗斯的森林等排放吸收。完全转向无碳能源是一种非常昂贵的偏好,这可能导致能源成本的倍数增长,比如在邻国乌克兰,那里的住房和公用事业服务成本可能将高达公民收入的40-50%。

俄罗斯是比乌克兰、西班牙以及意大利更冷的国家。因此,俄罗斯选择了一条非欧洲的道路:煤炭发电已经逐渐自然减少。这一进程将继续下去,根据能源部的预测,到2050年,煤炭在能源组合中所占的份额可能在4%至5%之间。

目前煤炭在俄能源组合中所占份额为15%,煤炭在发电中所占份额为16%,在热生产中所占份额(锅炉房和燃煤电厂)为21%。将煤炭比例降低到4-5%是一项雄心勃勃且艰巨的任务。它只涉及在西伯利亚和远东的小城镇使用煤炭,那里很难提供替代能源,

欧洲完全放弃煤炭以及碳氢化合物的计划难以按计划实施,他们现在缺乏技术突破;关于氢能的利用问题还有很多,人们期望在热核领域取得突破,但也要考虑铀储量及其价值的限制。

此外,如果富裕的欧洲经济体有能力放弃煤炭,对新兴经济体来说就很难。发达国家是否愿意在财政和技术上支持穷国向清洁和绿色能源过渡,这是一个大问题。

在俄罗斯的欧洲部分,由于苏联时代积极推动天然气化,煤炭的退出可以自然而然地进行,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完成。计划还包括西伯利亚主要城市的碳转气。

然而,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没有技术性天然气供应。例如,通过开发科维克廷和恰扬丁油田,将能够对阿穆尔州或雅库特的定居点进行气化。但最关键是必须有管道基础设施通达特定的城市和特定的发电厂,这一进程需要几十年的时间。在一些小地方,气化仍然艰难且不现实。

俄罗斯欧洲部分有两个主要的含煤盆地。一个是沃尔库廷盆地,那里出产高质量的炼焦煤。这种煤在冶金工业中无可替代,因此对沃尔库廷煤炭的需求将长期持续。

第二个含煤盆地位于罗斯托夫地区,即所谓的俄罗斯东巴斯,那里主要出产无烟煤。这些煤炭供应给当地车站及全球市场,其中就包括邻国乌克兰和欧洲。

在俄罗斯的非欧洲部分,有一个相当高效的优质煤炭产地,即库兹巴斯。过去15-20年,库兹巴斯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就是煤炭出口,这种情况仍可能长期持续。

库兹巴斯的主要问题是与外国市场非常遥远,煤炭必须通过铁路向西或向东运送几千公里。如果煤炭价格下跌,那么供给煤炭可能变得无利可图。

在2050-2060年之后,谁将购买包括库兹巴斯在内的煤炭?届时亚洲国家将成为主要市场。


展开 收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