尽管如此,我们还是要根据未来需求,坚持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研发。改变会带来阵痛,无论是对社会还是个人,传统的发展模式和个人生活习惯,未来可能会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影响;改变也会带来负面效应,令生产和消费出现暂时性“错配”。但只有放下眼前利益和分歧,以维护全人类的长远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,才不会放慢改变过程,不会拖碳中和的后腿。

目前横在实现碳中和路上的阻碍,除了上文提到的碳储存和碳捕捉等末端技术外,更重要的是能源结构的清洁化转型。短期来看,面对能源短缺的窘境,欧洲国家选择增加煤炭和煤电供应作为替代,不得不开历史倒车,实属无奈。虽然欧洲国家已在向中东产油产气的国家寻求帮助,积极探索解决办法,但因本身不具备讨价还价的筹码,最后也只能被别人牵着鼻子走。从长远来看,此次能源危机充分暴露欧洲各国在能源领域的尴尬现状,这或许可以加速中长期能源结构的改变和优化,突出低碳、清洁以及自给自足。

令人遗憾的是,2022年8月22日丹麦哥本哈根市长宣布,因某环保企业达不到政府碳捕捉方面的资助标准,无法按既定计划滤掉垃圾焚烧炉所排放的二氧化碳,不得不放弃2025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。尽管这并不意味着哥本哈根会彻底“躺平”,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碳中和愿景目标,确实不是轻而易举可以实现的。

回顾过去若干年,极端天气频现,气候相关风险在今年已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第一大挑战,因此无论政治和经济等外部环境如何变化,我们必须要有紧迫感,并迅速行动,通过在未来三四十年内实现净零排放,有效遏制气候进一步恶化的趋势。当然,我们也要深刻认识到,实现碳中和绝不可能一蹴而就。不同于处理其他挑战和风险,针对温室气体排放造成的气候变化,目前还没有成熟完美的解决方案,也无法对何时能拥有何种技术,做出完全准确的预测和判断,属于摸着石头过河,机遇和挑战并存。